概述
公共交通管理集成平臺是為城市交通指揮系統服務的統一信息平臺,實現信息交換與共享、快速反應決策與統一調度指揮。通過對采集到的靜態與動態數據分析加工處理,來實施交通管理控制和誘導。能夠及時對交通事件進行處理并通過多種渠道將交通信息發布給交警支隊等交通參與者。
交通控制集成平臺(ATMS)平臺通過計算機網絡,以地理信息系統GIS為基礎 ,將交通信息控制系統(UTC)、視頻監控系統(CCTV)、交通數據采集系統(TFM)、交通信息發布系統(VM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卡口系統(TGS)、電子警察系統(RLC)。在圖形界面的軟件環境下,實現信息采集、分析處理、控制執行、科學決策的“集成化、可視化、網絡化和桌面化”;增強交通調度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系統整體作戰能力。
智能交通解決方案集成平臺建設目標:
1.建立統一的交通信息采集平臺
建立全市統一的公路交通信息的采集平臺和規范,采用一致的數據訪問格式、一致等訪問編程接口,便于系統擴展和其它相關系統的接入;可實時采集諸如交通流信息、交通信號控制信息、道路圖像信息、交通業務信息、交通違法信息、車輛定位信息、交通設施信息、交通組織計劃等
2.實現與涉及交通管理的各個子系統的無縫集成
交通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指揮控制系統,必須實現涉及到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無縫集成和數據共享。平臺建設必須實現對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視頻監控系統、GPS車輛定位系統、固定電子警察系統、卡口系統、指揮中心大屏幕組合顯示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視頻行為分析系統等等的集成與聯動。
3.實現對重點車輛的防范性和控制性管理功能
匯集被盜搶車輛、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指揮中心布控車輛,以及過期未檢驗、交通違法行為未處理車輛,刑事案件高危地區車輛、高危人員駕乘車輛信息,在治安卡口和監控平臺實現分級布控、自動識別、自動報警,提高防控堵截、勤務管理針對性,全面提升破獲各類案件、抓獲違法犯罪人員、預防重大事故的能力。
4.實現對重點區域異常車輛的自動研判和預警功能
在交通管理方面,通過監控系統自行分析前端獲取的數據信息,自動識別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等異常交通狀況,向交通指揮中心報警提示,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指揮疏導能力。在治安防控方面,通過對機動車動態數據信息的實時記錄、統計分析,排查在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路段出現頻率高、行駛軌跡異常的車輛,與機動車注冊登記信息進行自動比對,為巡邏防范、精確打擊及時提供線索,全面提升預防控制可防性、多發性、系列性案件的能力。
5.實現對特定車輛行車軌跡的自動刻劃功能
結合電子地圖的應用和道路名稱、監控系統的統一編號,進一步完善機動車軌跡系統,準確刻劃、自動生成機動車運行軌跡圖表,為偵察破案、重點車輛監管提供技術支撐,全面提升團伙性、流竄性案件和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偵察攻堅能力。
6.實現對重要節點道路交通信息的遠程再現功能
通過建設覆蓋廣、質量高、數量足的道路監控系統,形成聯動的監控網絡,將道路監控系統采集的圖像和文字信息,按照統一的格式,自動輸入車輛行蹤系統,確保隨時可以遠程再現監控點的機動車、行人的圖文資料,全面提升預防和處置治安事件、重大事故的能力。
高速公路及隧道項目整體解決方案內容:
憑借著國家公路交通工程專業承包綜合資質和大量的業績及先進技術的支撐,華科科技在智能交通行業為高速公路收費、監控、通信三大系統和高速公路隧道機電控制系統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系統集成、技術咨詢服務和系統升級等業務。
多年來,華科科技在國內高速公路隧道機電控制系統中應用了雙環光纖冗余Profibus現場總線技術,今后,華科科技將繼續在智能交通行業以先進的技術、完善的設計、高品質的產品、高標準的工程實施、最優質的整體服務為我國智能交通事業奉獻智慧和力量。
解決方案系統介紹:
高速公路監控系統涵蓋了如下的3個大系統:
(1)收費系統;
(2)通信系統;
(3)路面監控系統;
隧道機電系統涵蓋了如下的10個系統:
(1)隧道通風及控制系統;
(2)照明及控制系統;
(3)火災監測與報警;
(4)緊急呼救及有線廣播;
(5)交通檢測控制與誘導;
(6)閉路電視監控;
(7)中央管理與控制;
(8)供配電;
(9)消防;
(10)防雷及接地系統。
華科科技解決方案中,在隧道現場采用目前國家先進的光纖冗余工業以太網為主干構建隧道現場的集成平臺,在中央控制室采用自主開發的HIMS綜合集成控制軟件構建計算機監控平臺,并將操作畫面顯示在中央控制室的投影系統中,從而將十大系統有機地、高效地集成為一個整體,實現整個隧道機電系統的控制、協調和管理。整個機電系統集成控制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總體集成方案的特點:
•開放性高
貫穿整個控制區域的光纖冗余工業以太網,符合IEEE802.3以太網標準,使用國際上廣泛應用的TCP/IP協議,對于來自任何廠家的設備都是開放的;
自主開發了HIMS綜合集成控制軟件采用現有軟件標準,集成odbo/sql準備數據庫接口,同時還具有多種通訊功能,例如:dde、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等;
•性能高
網絡連接速率達到100M以上;
•整合性好
整個控制系統采用全集成自動化技術;
•易用性好
整個控制系統只有一種安裝形式,主要器件不到10種,使得系統的安裝、維護非常簡單方便;
自主開發了HIMS綜合集成控制軟件形象而生動的界面,靈活、方便、快捷的使用方法,使整個系統非常容易;
•可靠性高
分散控制,在各個控制點相對集中的地方分別設置區域控制器,進行分散控制。某一控制點或控制器的障礙或失效,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
冗余集中管理,在中央管理系統和現場控制系統之間配置了冗余的、可靠性高的通訊、數據、數據庫服務器;
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內容:
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屬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機電設備綜合自動化的范疇,以乘客、環境及設備的防災和安全為核心,并為安全行車和調度指揮提供應急處理方案及豐富的信息,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軌道交通服務質量和運營管理水平。綜合監控系統通過將原來獨立的多個機電系統(如FAS、BAS、PSCADA、PA、CCTV、PSD、AFC、CLK等)整合集成為一個能夠協調運行的大系統,達成了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實現了各機電系統的聯動和快速反應,提高了軌道交通運營人員對各類事件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處理速度,最大限度地保證了乘客的安全,提高了軌道交通的服務質量和綜合運營效率。
中控根據在軌道交通、建筑、機電等行業豐富的工程設計和項目實施經驗,提出了適合國內軌道交通行業業務需求的綜合監控系統(ISCS)整體解決方案,滿足并保證了滿足運營四大功能的實現:1)列車安全穩定運行;2)地鐵經營效率提高;3)機電設備良好運轉;4)旅客服務完善。該解決方案面向控制中心(OCC)電調、環調、行調、維調、客調、總調及車站值班站長和值班員等運營人員,滿足這些崗位操作維護與管理的功能需求。
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ISCS)是一個大型的分布式計算機及機電設備集成系統,采用“三級控制、兩級管理”的架構模式。
·中心控制層:包括中央級ISCS、網絡管理系統(NMS);備用中心(臨時指揮中心)ISCS、設備維護系統(DMS)、培訓管理系統(TMS),以及復示系統等組成。
·站級控制層:由位于各車站的車站級ISCS,停車場的ISCS(TSICS),車輛段ISCS(DSICS)組成。
·現場設備層:站內的各子系統的基礎設備監控、PLC及通信單元組成的自動化設備層,以及相關子系統接口設備等。
系統架構圖如下所示:
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在控制中心和車站與眾多的子系統進行接口,包括:
PSCADA (Power SCADA) :變電所自動化系統
FAS (Fire Alarm System)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BA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
ACS(Access Control System):門禁系統
PSD (Platform Screen Door):屏蔽門系統
FG (Flood Gate):防淹門系統
PA (Public address):廣播系統
CCTV (Close Circuit Television):閉路電視監視系統
TIS (Train-borne Information System):車載信息系統
SIS (S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車站信息系統
AFC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自動售檢票系統
SIG (Signalling):信號系統
CLK (Clock):時鐘系統
系統性能與指標:
數據庫IO點數容量:>60萬點
所有數據變化刷新時間應:≤2s
重要數據變化刷新時間應:≤1s
重要報警信息的響應時間:≤1s
數字量信息更新時間:≤1s
模擬及脈沖量信息更新時間:≤2s
操作站上畫面刷新時間:≤1s
系統設備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50000小時
系統平均修復時間:MTTR≤30分鐘